李隆基的眼神仍旧怀疑。

    但他就算再怎么疑心李瑁,一时找不到实际证据,也只能沉默不语。

    众人一夜未眠,守在李亨门前睁眼到天明。

    天光乍破之时终于传来了好消息,李亨醒了!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,您怎么样?”忙了一夜的太医声音嘶哑,眼圈发黑,却满眼都是李亨:“若是觉得哪儿不舒服,就跟微臣说。”

    “没……事……”李亨虚弱地摇摇头。

    从暗器射向自己的那一瞬间,他就知道,自己这次遇刺,父皇定要冤枉到李瑁头上。今夜刚跟李瑁畅谈过一番,李亨知道自己这看似不着调的弟弟,实际上心有丘壑之人,他不会做出行刺自己的蠢事。

    但是,父皇不知道,兴许已经和李瑁离心。

    李亨如此想着,立刻声线微弱地对太医说道:“你去传,就说……说我有话要跟父皇,还有十八弟说。”

    太医面露迟疑,毕竟现在李亨身子虚弱,不宜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却见李亨表情冷了冷,又虚弱道:“快去。”

    太子之命,不可违之,太医只得照做。

    听得传话,李瑁和李隆基对视一眼。

    其实太子传唤皇帝并不合规矩,但是看在李亨卧病在床的份儿上,李隆基也没计较。

    李瑁更不会反抗太子的意思,父子二人随即一同进了屋内。只见李亨虽然虚弱,但眼神清醒,他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:“父皇,十八弟……我见过那刺客,那刺客蒙着面,看不清样貌。但他释放暗器的同时,留下了一句话,他说……他说天下应太平,开元祸苍生,动国本,植祸根。”

    说完,李亨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隆基。

    此言一出,房间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凝重。

    李瑁也看向李隆基,一时间没人说话。

    片刻后,李隆基突然暴怒,一把将桌上的茶具扫落在地:“妖言惑众,胡说八道!”

    世人皆知李隆基表面上与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和解,实则在暗地里运筹帷幄,等到羽翼渐丰满,翅膀硬了的一天,就要了太平公主的性命,夺回皇权。在那之前,他还做了许多冠冕堂皇的缺德事。

    包括在入住皇城之日杀了内应上官婉儿,说是误杀,实际上就是李隆基故意的。他要他的江山,不得有前朝余孽掌控,更何况这些前朝余孽还是他最看不上的女人。

    而这次刺杀太子的人口中说的“应太平”,指的就是太平公主。他这是在说太平公主本应是大唐的主人,指责李隆基动摇了国本,种下了祸根,为祸苍生。

    李隆基怎么忍得了如此污蔑?

    他最看重的便是掌上皇权,认为自己将大唐江山抢回李家人手中是做过最正确最骄傲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