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日后。

    李瑁与将领们再度汇聚于帐中,这次,他们的目标便是制定下一步的策略。

    “诸位,经过几天的观察和探查,我们对江南节度使的动机有了大致的了解。看似机遇亦可能是陷阱,我们务必慎之又慎。”李瑁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丘天齐说道:“王爷所言极是。不过,江南一带的局势也不能掉以轻心,当地大族犹存观望之态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能急于动手。”李瑁沉声道,“薛成带来的叛军,需要进一步审核,不可贸然信任。”

    阿福站在一侧,思索片刻道:“我们是否可用缓兵之计,让他们展现诚意,甚至主动投诚?”

    李瑁点头,“确实,这样也能看出他们的诚意。”

    紧接着,他转向冯将军,“将军,你认为呢?”

    冯将军思索着回应,“小心驶得万年船。我的建议是,对薛成的军队加强监察,任何异常提前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好,就依此计行事。”李瑁决断道。

    又过了几日,他们接到了新的情报。

    江南节度使与一些南方商贾之流有密切来往,而这些商贾似乎正通过伪装的水路贸易,秘密筹备大量物资。

    “王爷,此次江南的一场大变局,或许可以暗中获利。”阿福起身汇报道。

    李瑁轻声说道:“派人伪装成商贾,暗中探查,莫要轻举妄动。”

    次日清晨,李瑁率领一支精兵悄然启程,直奔江南节度使的府邸而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,他们将谨慎和谨慎再三作为信条,确保不招致外人的怀疑。

    抵达江南节度使的府邸时,李瑁命令随行将士暂停,派出几名斥候前去探查道路与围护情况。

    斥候迅速返回禀报道:“前路清晰,节度使府邸周围未见异常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,看来可以继续前行。”丘天齐稍稍放下心来。

    李瑁微微颔首,随即向众人示意前进。

    进入节度使的府邸,他得以见到那位江南节度使――李景清。

    “寿王殿下,欢迎光临寒舍。”李景清笑容可掬,言语间充满敬意。

    李瑁还礼道:“久仰李将军威名。此次前来,正欲与将军再谈南方趋势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宽宏大度,实令江南抬荣。”李景清引导着李瑁入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