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已深,李亨于书案前仍未懈怠。

    高适走入内堂,轻声说道:“殿下,准备休息吧。”

    李亨没有抬头,只是低语:“再等等,我要找出突破的关键。”

    高适点点头,为李亨点了烛灯之后悄然退下。

    第二天。

    高适走进书房,带来新的情报:“殿下,我们的探子发现,叛军似乎在集结,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。需要尽快做出反应。”

    “集结?”李亨停下脚步,眉头紧蹙,“看来他们真的有强大的后援,不可小觑。”

    “太子,是否要提前动用我们隐秘埋伏的力量?”高适建议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还不是时候,”李亨摇了摇头,“需要再多一些信息,以确定叛军的核心弱点才能动手。”

    张九龄随后走了进来,担忧地说:“殿下,时不我待,我们需要确保将领们的配合不出差错。”

    “你说得对,”李亨点点头,“将领们的士气必须高涨。再派些人手去巩固长安的守卫,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寿王府中的李瑁也收到了一些消息。

    “王爷,有几支叛军在秘密接洽外援,这可能是他们敢于挑衅我们的重要原因。”阿福在一旁解释道。

    李瑁微微叹了口气,意识到事态比原来预想的复杂:“看来我们低估了叛军的野心。”

    阿福继续道:“我们是否该与叛军外围稍作接触,试探探他们的真正打算?”

    “可以,但要小心,不要暴露任何可乘之机。”李瑁目光闪烁,随后拿出一张地图,指点着几个重要的节点,“同时,我们要对这些叛军的集结地点进行严密监控。”

    同一时间。

    在敌营中,安禄山也在大帐中研究着情报,突然注意到了来自后方的骚动。

    “报告!我们的补给线遭遇袭击,粮草短缺,有可能影响前线的作战。”一名亲信匆匆进帐报告。

    安禄山神情一变:“是谁干的?”

    “暂时不清楚,但这次行动显然有备而来,”亲信满脸焦虑,“我们必须尽快稳定局势,否则恐怕会动摇军心。”

    “找到盗袭者,严惩不贷。”安禄山怒喝,他知道补给线就是军队的命脉,如若不稳,必将难以维持。

    幕僚轻声问:“将军是否需要紧急求援,以策万全?”